听陈立胜教授解读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阳明学的意义

来源:孔学堂公众号 | 2020-10-25 12:26

 10月24日,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第793场(阳明文化系列讲座第39场)在孔学堂明伦堂明德厅举行,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陈立胜作了题为“全球化时代下的阳明学之意义”的专题讲座,近300位市民群众和高校师生现场聆听。

陈立胜: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人文社科分委会委员,代表著作有《入圣之机:王阳明致良知工夫论研究》、《宋明理学中的“身体”与“诠释”之维》、《王阳明万物一体论》等。

陈立胜教授首先围绕“中晚明时期的特殊性”和“阳明学的因应之道”两个方面讲述了阳明学于中晚明的意义。他指出,中晚明时期,商业文化问题严重,士风、文风堕落,社会动荡不安,面对如此社会状况,阳明学者提出了以“生人之道”贞定商业文化,以“人生第一等事”的圣学精神塑造士风,以乡约与保甲制对治流民现象的解决之道。阳明学作为一种思想、一个学派,宋明理学的一部分,它为有志于做“第一等事”者提供了截断众流、超拔凡俗的勇气,指明了一条“致良知”的简易成圣路径;同时,它积极介入中晚明兴起的商业文化以及动荡不安的社会状况之中,以化俗为己任,指点农工商贾,力图重新安顿社会秩序。

讲座现场

随后,陈立胜教授围绕“清末民初阳明学的重新登场”“阳明学成为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共和国前后”和“王阳明与中国梦”四个方面讲述了阳明学于20“世纪”的意义。并通过大量实例指出,阳明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阳明学于20“世纪”的意义又不限于中国,在东亚儒家文化圈中都可以观察到阳明学参与东亚社会转型中的作用,并在“东亚文化圈”迈向现代“国性”与“国民性”进程中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效应”。

群众认真听讲

最后,陈立胜教授围绕“全球化时代的乱象”“以全球良知的流通主宰资本的流动”“以‘一体’意识克服民族、国家的‘敌我’意识”和“以‘大道’意识克服宗教之间的冲突”四个方面,讲述了全球化时代下的阳明学之意义。他指出,阳明学乃至“中国心学”之“心”乃“天地之心”之发窍“最精处”。“心”乃天道、地道、人道交感共鸣的“神经枢纽”,“天”之高、“地”之深、人之尊严、万物之生机均在此处得以呈现。在全球化时代下,阳明学的意义必面向此心之高大、广远、深厚、恢弘之“实事”本身,而不应将“心”窄化、矮化、固化为国族心、地方心。21世纪全球化时代人类处境下,如何将阳明学的精神拓展与上升至“世界”的意义,是当今阳明学研究者不容推辞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