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打造“蝴蝶妈妈”特色品牌 激活实践创新动能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5-07-01 10:48

近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以培育“蝴蝶妈妈”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为切入点,深入挖掘苗族文化中“蝴蝶妈妈”传说所蕴含的生命守护与族群繁衍文化基因,着力打造叫得响、推得开的文明实践品牌。松桃县坚持党建引领,依托“蝴蝶妈妈”志愿服务品牌,积极探索“333”工作模式,构建起制度、阵地、机制“三位一体”的文明实践体系,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强劲文化活力与治理效能,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与文化滋养。

2025年,松桃“蝴蝶妈妈”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代表铜仁市亮相“贵州省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集中展示活动”,在更广阔的平台上生动展示了松桃巾帼志愿者的独特风采。

建章立制筑牢文明实践根基

构建三大制度体系,推动文明实践从“零散化”走向“规范化”。

  • 阵地制度化:28个乡镇(街道)设立“蝴蝶·妈妈”志愿服务示范点,将其作为政策宣讲“微课堂”与民意收集“桥头堡”,实现阵地制度化,让文明实践扎根基层“最后一公里”。

  • 活动项目化:制定《“蝴蝶妈妈”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实施方案》,将理论宣讲、移风易俗、非遗传承等纳入制度化轨道。动员妇女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组织开展环境整治1000余次,移风易俗、家风宣传1100余次、政策宣讲900余次,“苗绣技艺传帮带”等特色活动成为常态,选树家庭典型56户(人),推动文明理念“入脑入心”。

  • 关爱常态化:推行《“蝴蝶妈妈·博爱苗乡”结对关爱行动方案》,3600名爱心妈妈与4000余名儿童结对,通过“结对认亲”等让关爱服务可追踪、可量化让文明实践充满人文温度

阵地赋能打造沉浸式文明场景

紧扣妇女儿童需求,松桃打造三大功能区域,构建文明实践矩阵。

  • 成果展示区:通过图文展板、视频影像、实物陈列,全景呈现“蝴蝶·妈妈”项目制度与活动成效。苗族刺绣等非遗元素与志愿服务证书同框展示,群众从“旁观者”变为“传播者”。

  • 心理关爱区:打造心理咨询接待中心,组建专业团队,为妇女儿童提供咨询、测评、危机干预等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务。

  • 知识赋能区: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开展农技培训、家庭教育等课程。苗族“双语”宣讲队用方言解政策,非遗传承人现场授技艺,年均培训80场次,实现文明实践“接天线”与“接地气”并重。

机制创新提升文明实践效能

组建4支专业队伍,创新三大机制,推动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融合。

  • 维权服务机制:推行《妇女儿童维权“1134”服务机制》,86支服务队、1720名队员覆盖全县,累计解决300余件就业帮扶等问题,织密维权“保护网”。

  • 纠纷调处机制:建立“1136”婚恋家庭矛盾调解模式累计化解纠纷423起,化解率达100%群众法治意识显著提升。

  • 结对关爱机制:“爱心妈妈”为纽带,融合“蝴蝶·妈妈”品牌开展“认亲走访”等500余场次活动,发放物资300万余元,落实结对关爱机制。

当文明实践融入群众生活,松桃苗乡大地乡风文明的图景正徐徐铺展,正如苗族古歌所唱,“蝴蝶飞过的地方,幸福之花处处绽放”

来源:微松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