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妈篮球赛”,追逐梦想的另一种可能

综合新华社、央视网、光明日报 | 2024-04-01 10:31

“只要不把篮球抱回家就不算犯规”

这句略显夸张的话

形象地概括了“姑妈篮球赛”的特点

3月8日,剑河县队在2024年黔东南州首届姑妈篮球赛的一场比赛结束后,展示获得的奖品。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大约20年前

一位摄影师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排里村

拍到了几位苗族妇女正在打篮球

画面中一位身着民族服装的妇女

抱着球准备上篮

另外几名妇女正在跑上来拦截

她们的容颜不够年轻靓丽

身体也有些臃肿

动作当然也谈不上规范

但她们脸上洋溢的那种开心与从容

却是那么动人

姑妈篮球赛资料图片。(雷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当地人称呼外嫁女儿为“姑妈”

因最初参与者主要是外嫁返乡的妇女

当地人便给这种形式新颖的篮球赛

取了一个十分接地气的名字

“姑妈篮球赛”

雷山县体育事业管理中心主任石芳说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素有“百节之乡”之称

篮球赛是当地群众庆祝节日的“标配”

但以前很少有女性会打篮球

她们就突破传统篮球圈的规则

创办了这个形式新颖的比赛

3月8日,雷山县西江村队球员(右)与凯里市队球员在2024年黔东南州首届姑妈篮球邀请赛的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姑妈篮球赛有一套独有的规则:

没有走步违例

球员可以抱着球跑

只要不是故意犯规

原则上都不会吹罚

双方比分相同时

不会进行加时赛

而是通过罚球决出胜负

后来

“姑妈篮球”受到越来越多人喜爱

逐渐走出雷山,越传越广

“姑妈”也由特指外嫁返乡的妇女

演变为泛指女性

有调研发现

在黔东南州16个县(市)64个村寨

很多地方都在打“姑妈篮球”

氛围很好,打球的人很快乐

看球的人也很快乐

今年春节期间

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景区举行

“2024年西江姑妈篮球赛”

分为18至35岁和36至55岁两个组别

赛程为期一周

共吸引当地75个村寨参赛

比赛奖品主要是手工锻造的银饰

3月8日,台江县代表队球员在2024年黔东南州首届姑妈篮球邀请赛的比赛中投篮。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3月8日至10日

当地村民又自发组织了

2024年黔东南州首届姑妈篮球邀请赛

比赛分为大众组和乡村组

共邀请了黔东南州各县市19支球队参加

每场比赛开始前

对阵双方会相互拥抱

然后手牵手共同向观众致意

赛间休息时

现场观众还能欣赏到

芦笙舞、锦鸡舞和侗族大歌等

独具黔东南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

3月8日,村民在2024年黔东南州首届姑妈篮球邀请赛半场时间跳芦笙舞。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这个比赛很有趣

“姑妈”们非常有爱、团结

姑妈篮球

不仅丰富了少数民族妇女的生活

给她们带来了快乐

还给她们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

结交朋友的平台和机会

第一次参加姑妈篮球赛的姑妈潘永银说

她觉得这种比赛很好玩

打完球和对手一起去聚餐很有意思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

不少网友也表达了对姑妈篮球赛的喜爱

据雷山县委宣传部统计

截至目前

“姑妈篮球”相关话题的

全网浏览量超27亿次

中国女篮队员韩旭曾发布视频说

“姑妈篮球展示了女性朋友的美丽与自信”

3月8日,台江县队球员(粉衣)与黎平县队球员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姑妈篮球赛

为女性尤其是广大农村女性

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再粗砺的生活

也可以绽放出色彩斑斓的光芒

再平平无奇的普通人

也可以追逐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