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城市科技馆”同台竞技 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贵州赛区展科技风采
7月12日,盛夏的乌蒙山云海翻涌。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贵州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贵州省职工体育文化协会联合承办,赫章县教育局支持的“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AILD智能设计(贵州赛区)”复赛,在赫章县六曲河镇初级中学和贵阳市亚洲无人机竞技协会青少年训练基地同步举行。
本次大赛创新采用“乡村学校+城市科技馆”双赛区模式,吸引了来自全省9个市(州)的258名中小学生参赛。AILD大赛是教育部2022年批准的34项全国性中小学生竞赛活动之一,旨在通过“以赛促学”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超级工匠”项目赛场设在毕节市赫章县六曲河镇初级中学。来自全省各地的171名选手在此展开创意与技能的较量。根据赛事规则(C1赛项),选手们需在规定时间内,使用组委会提供的木材、电路套件(含减速电机、电池盒、开关、导线、轮胎等)及自备的电池等材料,现场设计、制作特种车辆及射击装置,并完成模拟车间抢险任务。面对紧张的节奏和高难度挑战,选手们沉着应对、默契协作,充分发挥团队力量,运用计算思维优化智能控制算法,展现了扎实的劳动技能和创新思维,让好奇的种子在动手实践中萌发为工程师的潜力。
“无人机精准操控”(A4赛项)项目赛场设在贵阳市亚洲无人机竞技协会青少年训练基地。该赛项要求选手首先通过现场提供的AI三维仿真系统完成模拟飞行,再操控自备的符合参数要求的实体无人机完成障碍穿越等任务,重点考验选手对无人机的操控精准度。选手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精准操控无人机完成一系列指定动作。铜仁市印江县第一中学高三学生陈梦思表示,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无人机课程,这类比赛让我们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为未来服务国家科技领域打下基础。为确保竞赛公平,本次比赛严格执行“零干扰”原则,并采用“两次飞行取最高分”的评分机制。
本次大赛首次设立双赛区,共同诠释了“智能驱动·以劳育人”的宗旨。这一创新模式既保留了城市赛区的科技资源优势,又通过“送赛下乡”将省级竞赛平台引入乡村学校。这是贵州省青少年赛事首次将“省赛舞台”搭建在云端梯田之畔,将乡土的温度融入科技创新设计的代码之中。锯末飞扬间,同学们精心打磨着每一件作品。黔西南州册亨县者楼中学教师韦盛昌表示,赛事组织专业高效,为偏远地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展示与学习平台,对推动素质教育意义重大。这种模式既响应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也有效落实了乡村振兴中的教育帮扶举措。
据悉,本次大赛的优胜选手将代表贵州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总决赛。大赛组委会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城乡联动”赛事体系,致力于让科技教育的星火照亮贵州的每一个角落。比赛终有落幕,创造永无止境。愿所有从城乡赛场启航的孩子,都能在更广阔的天空持续闪耀;愿贵州高原上点燃的科技星光,照亮更多学子的梦想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