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日本侵华军总司令白川义则被炸毙命!
1932年4月29日的上海虹口公园,日本侵华军总司令白川义则被炸毙命。那么 ,究竟是什么人策划了这次袭击?这起爆炸案的背后又有什么隐情呢?
1932年1月28日晚,日军突然向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了攻击,一·二八淞沪会战爆发。第十九路在奋勇抵抗了三十多天后,终因寡不敌众而撤退。此时,日本侵华军总司令白川义则狂妄地对外界宣布,他要在4月29日,也就是日本天皇生日这天,在上海虹口公园举行“淞沪战役祝捷大会”。他的这一行为令全国的爱国军民群情激愤!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京沪卫戍总司令的陈铭枢,找到了 “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共商暗杀日本将领的大事!
但是,这次祝捷大会,日军怕出事,禁止中国人参加,只允许日本人和朝鲜人以及他们特邀的外国人进场,王亚樵也无法进入。于是,王亚樵决定找朋友——一心抗日复国的朝鲜志士安昌浩来帮忙。最后,安昌浩通过手下金九,找到一位合适的具体执行人,他就是朝鲜志士尹奉吉。为什么说他是合适的人选呢?
因为尹奉吉相貌堂堂,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他刚来上海不久,认识他的人很少,也不容易被人怀疑。最重要的是,他一心为国,并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为了能把炸弹带入会场,他们把炸弹做成了饭盒和水壶的形状。
1932年4月29日早上7点左右,尹奉吉抵达虹口公园,没有遭到任何阻拦就顺利进了场。尹奉吉一步步向检阅台靠近,成功地抢到了距离检阅台只有十几米远的最佳观礼位置。那一天,出席大会的,有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白川义则大将等七名日本军政要人,以及美法英等国驻沪领事。
尹奉吉一步一步往前挪动,终于挪到了距离检阅台只有五米的位置。11点半,祝捷大会进入高潮,所有日本政要和侨民都开始高唱日本国歌。就在日本国歌即将唱完的时候,尹奉吉抓住机会,突然冲向主席台,将炸弹奋力扔到检阅台上,炸弹正好落在白川义则等人的脚下。只听轰的一声,检阅台上浓烟四起,哀嚎遍地。
炸弹爆炸后,全场乱成一团,但一心赴死的尹奉吉,根本没有逃跑的意思,随后被日军抓了起来。而检阅台上的七名日本政要,非死即伤,无一幸免。
白川义则被炸成重伤,不治而亡。他也成为日军侵华以来,在中国被击毙的日本最高军衔的陆军将领。之后,尹奉吉在日本被杀害,牺牲时还未满25岁。
虹口公园爆炸案的惊天巨响,引起了国际社会对日本肆意侵吞朝鲜的重视,国际正义舆论也借此案谴责日本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