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见贵州丨走进“世界桥梁博物馆”,体验云端行走的极限心跳
贵州作为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126万座山峰连绵起伏,峡谷深切,河流纵横,但贵州人用三万余座桥梁,将天堑变为通途。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贵州几乎包揽了所有现代桥型,被誉为“世界桥梁博物馆”。它们不仅是连通千山万壑的交通枢纽,也是工程技术的巅峰体现,屡获“桥梁界的诺贝尔奖”的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詹天佑奖、鲁班奖等国内外大奖。“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实至名归。
贵州的特大峡谷桥密度与数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这些桥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成为备受追捧的热门旅游地标。如何体验“万桥飞架”的震撼?现在有了更沉浸的答案——你可以深入桥体内部,感受钢铁巨擘的脉搏;也可以站上桥面,在云端纵身一跃,拥抱宏伟工程与自然奇景。这就是贵州桥梁带来的全新旅行维度。
坝陵河大桥作为世界首座山区跨峡谷千米级桥梁,开创了“桥旅融合”的先河。2025年9月28日通车的花江峡谷大桥,再次刷新纪录——它横跨“地球裂缝”花江大峡谷,是一座“横竖”都堪称世界第一的桥。它还是国内首个集“桥梁观光+桥梁运动体验+旅游服务”为一体的桥旅融合综合体,游客可以漫步景观廊道、在大桥之巅来一杯咖啡,体会“上触云海,下瞰峡谷”的震撼。全球极限运动爱好者更是将其视为新的挑战圣地,来自世界各地的勇士通过蹦极、翼装飞行、低空跳伞等方式在此纵身一跃,奏响人类勇气的赞歌。
从千沟万壑到云端天路,贵州桥梁不断突破跨度与高度的极限,铺就畅通无阻的高速网络。它们不仅是工程的丰碑,更是绿色建造与自然共生的典范。一座座桥梁,不仅是连通山河的枢纽,也是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型之笔。它们让世界看见:贵州,正以桥连接山河,也以桥通向未来!
视频剪辑:汪月宇
文案:李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