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系列报道丨培养现代“鲁班” 服务贵阳贵安产业发展

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教育》栏目 | 2022-03-29 20:08

      “重点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两大重点专业群,高质量建设城乡规划、旅游文化、数字经济三大产业专业群。”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科学系党总支副书记、“双高”建设负责人敖玉明谈起校企深度融合、服务属地发展颇有心得。

“我们深入学习贯彻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并根据《中共贵阳市委办公厅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属高校服务贵阳贵安‘强省会’产业发展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围绕贵阳贵安‘1+7+1’产业发展布局,我们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编制了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建设方案。”

 敖玉明说,学院方案重点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两大重点专业群,高质量建设城乡规划、旅游文化、数字经济三大产业专业群,形成“两核心+三支撑”的专业群布局,以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为深化“强省会”行动提供人才保障。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建设方案》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统领,完成4项打造任务,做到5个提升。

敖玉明解释,4项打造任务分别是:一是“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二是“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成多层次、差异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三是“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成系列多功能产教融合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四是“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形成“两核心+三支撑”的专业群布局,支撑省、市重点产业发展;五是“打造高水平双师型队伍”,引培并举、校企深度融合,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队伍。

做到5个提升:一是“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建成省级以上的专业化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示范性职教集团、特色产业学院,打造兼具产教融合深度与广度的校企命运共同体;二是“提升服务发展水平”,建成贵阳市企业人才培养(培训)中心、贵阳市观山湖区社区教育学院,建设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乡村振兴基地,建立精准契合区域改革发展需求的社会服务体系;三是“提升学校的治理水平”,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治理体系;四是“提升信息化水平”,建构智能校园,实现智慧校园、智慧教学、智慧服务;五是“提升国际化水平”,让我们的优势专业走出国门,建成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中心、海外分校、鲁班工坊,塑造引得进来走得出去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