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县亮江河中型灌区改造:水润农田 助力乡村振兴
黔东南州锦屏县的冬日,依旧生机勃勃。走进锦屏县新化乡映寨村,你会发现,一条条引水渠如脉络般分布在田间地头,水缓缓地流入农田,滋养着这片土地。在引水渠的分水口那儿,闸阀安装得整整齐齐,村民们只需轻轻一拧,水就哗啦啦地进了农田。这变化,可真是太大了,映寨村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
(涂敏 摄)
“以前啊,水在山下流,我们却在山上干着急。”映寨村村支书吴君福说起过去,直摇头。以前,家家户户农田就靠着水轮车给提水灌溉,加上十来年沟渠失修,漏水厉害,水根本到不了田里。每到旱季时,人喝水都难,更别说浇地了。缺水成了制约村里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锦屏县实施了亮江河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其中,映寨村的拦水坝项目就是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总长168米的拦水坝,经过维修改造后,不仅更换了水轮泵,还新建了引水渠,彻底改变了过去“靠天吃水”的历史。
“现在好了,拦水坝稳稳当当,引水渠也通畅不漏水,种田再也不用为水操心了。”一位正在田里忙活的村民吴老伯笑着告诉记者,现在只要田地需要水,一打开水龙头,水就哗哗地流进田里,既方便又快捷。
锦屏县水利工程服务中心副主任胡毓倩介绍,今年以来,锦屏县实施的亮江河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总投资6099.49万元,施工工期9个月。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改造山塘2座、新建拦水坝6座、改造提水泵站2座、改造干渠190条(总长86.827公里)、改造排水沟6条(总长3.84公里)以及新建计量设施和自动监测设施186套。目前,工程已近尾声,即将全面竣工。
这工程将惠及新化、敦寨、铜鼓三乡镇,解决了9408户33672人的灌溉难题,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72,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增效显著。
“这可是庄稼的‘救命水’啊!”吴君福没事就喜欢到灌区项目旁转转,看着汩汩流淌的清水,他的心里充满了踏实和希望。他说,现在村里的特色产业也发展起来了,种植业、养殖业都搞得风生水起,村民们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映寨村的特色产业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转变。目前,该村种植业规模达到1161.77亩,年产值达到157.0252万元;养殖业也初具规模,年产值达到38.148万元。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还让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锦屏县还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的后续管理和维护。他们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对灌区内的水利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水利设施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同时,还加强了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在锦屏县看来,水利工程建设,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石,更是乡村振兴的引擎。锦屏县以防洪减灾、提高农业产能、保障饮水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扎实推进水利建设,惠及民生。
(粟超 摄)
“我们将持续加大投入,完善灌区系统,提升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锦屏县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宇表示,“我们坚信,通过不懈努力,锦屏水利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亮江河灌区改造的深入推进,将进一步改善锦屏县农业生产条件,为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这背后,是政府与群众的共同努力,是兴水惠农、润泽民生、共筑乡村振兴梦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