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全链发力绘就中药材产业振兴新图景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5-07-01 10:26

走进关岭县贵州黔药源众鑫药业加工厂,235台智能化设备正开足马力生产加工。该厂年处理中药材鲜品10万吨,生产黄柏、淫羊藿等300余个品种的饮片2.58万吨,产品通过"药网通"平台直供全国市场。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全县建成5个标准化加工基地,开发出中药保健品、药食同源食品等衍生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近年来,关岭自治县立足自身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在中药材选育方面,关岭建立标准化种植体系,针对传统农业化种植的弊端,采用“医疗机构 + 中药企业 + 种植企业(合作社)”的定向种植模式,推动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精品化种植。

截至目前,已建成 53 个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天门冬、何首乌等 10 余种药材种植面积达 17.5 万亩,产业综合年产值约 15 亿元。

投资 8000 万元建成的云贵高原道地药材关岭集散中心,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种类最全、标准最高的以野生药材、道地药材为主的中药材集散中心。自 2023 年 6 月 开市以来,产品销往多地,通过搭建运营平台,健全多种功能,构建“药农 + 药商 + 药企 + 仓储物流”发展格局。

中心提供 1.56 万平方米交易大厅、109 个固定商铺、300 余个流动摊位,配套多种功能区域,推行三年租金免除政策,吸引 104 家商铺入驻。j截至目前,线上线下交易额约 7500 万元。通过接入“中华药都”安徽亳州市场信息大数据平台,搭建“药网通”运营平台,实现全国中药材交易市场“网线”联通。同时,引进多家企业进驻,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云贵高原的褶皱深处,关岭自治县正以中药材产业为笔,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依托1600余种民族药资源禀赋,该县构建起"中药材种植+加工+交易+医养"一体化全产业链,据悉,2024年实现综合产值15亿元,带动3万余人就业增收,成为西南地区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