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送我一把壶》

贵州省博物馆 | 2021-08-01 12:00

一把瓷茶壶,一首拥军歌,一段军民鱼水情。《红军送我一把壶》,是遵义花灯曲艺人李祖德根据当年的亲身经历创作的花灯曲。瓷茶壶收藏于贵州省博物馆,目前在《百年征程  贵州故事——文物文献展》中展出。这把瓷茶壶作为纽带,一头连着红军,一头连着老百姓,见证着日久弥坚的军民鱼水情。

瓷茶壶通高15.6cm,口径9.5cm,底径9.8cm;为刻花开光粉彩器,绘有二仙故事图;民国时烧制,一级文物。瓷茶壶深刻记载了一段红军长征时期在贵州遵义的故事,蕴含着的军民情谊至今广为传唱。今天,让我们通过这把瓷茶壶,道出当年红军与百姓的军民情谊,品读这一段瓷茶壶上的党史故事。

红军送给李祖德的瓷茶壶

1935年,红军渡过乌江进占遵义,之后连续打了几个胜仗途经遵义县南白镇。红军非常注重革命文化的宣传,用通俗易懂的讲演、传单、标语等方式,向群众讲述党的宗旨和政策,既亲切的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红军利用濑板凳(今南白镇)正遇赶场的机会,向群众开展宣传。李祖德像往常一样背煤巴回来,看见红军正在演讲,他挤进人群中去细心听讲,只见一个穿着灰布军装,头戴红星帽的20来岁小伙子站在石阶上高声讲道“乡亲们为什么大冬天还穿着这么薄的衣服呢?乡亲们为什么总是饿肚子呢?”李祖德和周围的百姓被这讲演深深的吸引住。红军小伙子继续讲道“乡亲们,我们红军是来解放大家,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李祖德和周围的乡亲们听得心潮澎湃,不忍离去。

红军向李祖德了解当地的情况并让李祖德帮忙带路,又召集干人(黔北一带方言,即穷人)开会,研究打土豪分田地之事。第二天召集了包括李祖德在内的十多个干人,想去遵义挑衣服来分给贫困农民。因驻此地的红军接到命令,需要立即开拔投入战斗,结果衣服没有挑成。红军临走时,将没收土豪时得来的两把瓷茶壶送给李祖德。红军开拔后,李祖德把壶埋在菜园里。后因挖土时一把不慎挖破,另一把李祖德从土里取出细心保存了下来。1958年,李祖德将瓷茶壶捐给贵州省博物馆。解放后,李祖德根据自身的经历特别编了一首《红军送我一把壶》的花灯曲,四处传唱。

花灯曲词为:“红军送我一把壶,喝起水来当肉吃。穷人吃了壶中水,千年穷根要拔除。红军送我一把壶,七个大字写上头。打富济贫分田地,干人翻身有靠头。红军送我一把壶,金子银子难买着,红军热爱老百姓,红军在我心窝住。红军送我一把壶,雪亮茶壶似明珠。红军开去打日本,见壶如见太阳出。红军送我一把壶,干人欢笑财主哭。茶壶是我翻身宝,日夜唱灯乐心窝。茶壶编灯唱红军,水干壶烂不变心。翻身不忘共产党,干人心连红军心。”

实习编辑:罗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