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制造丨优势互补,共享机遇!“电动贵州”在合作中塑造新优势
新能源电池正逐渐成为未来绿色经济发展基石。贵州瞄准锂电池产业链增长风口全力布局,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在产业合作的“你来我往”中,“电动贵州”朋友圈不断扩大。本台记者在福建看两地在全球竞争中练出真功夫,在优势互补中实现合作共赢。
贵州台记者卓越:这个项目预计明年建成,像这样价值100多个亿的产线,它的技术能有多厉害呢?我们今天就来到厦门的企业总部一起来看看剧透。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工程师马跃飞说,无水工艺,行业内是非常领先的,是公司首创的,这个技术中国是全球的第一名。
厦钨新能源是从事钴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正极材料产值保持国内前列。在企业总部的小试车间,各项行业领先的前沿技术在这里打磨成型。其中,部分新工艺将在贵州基地首次实现产业化。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工程师马跃飞表示,右边这个实验室是公司无水前驱体制造工艺,会用到贵州的项目中去。常规生产会有废水,产生处理费用,新工艺生产不会产生废水,所以第一可以降成本,第二个对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装备部机械工程师左兵介绍,公司把最先进的技术都用到福泉基地去设计。
随着贵州基地场平工作接近尾声,厦门研发团队也初步完成了基地工艺技术方案。作为企业首个大型独立的前驱体项目,贵州基地的建成投用将进一步帮助企业优化成本,提升供应链安全水平。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庆东说,福泉这边化工园区比较完善,进入以后他们跟园区的合作伙伴形成了产业链的互补,可以提升整个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加上贵州政府的高效服务,资源和产业基础,会继续加大在贵州基地的投资力度。
贵州台记者卓越:厦钨新能看中的不仅仅是贵州的矿,还有已经形成的产业生态。靠着优质矿产资源这个最前面的1,贵州吸引了众多头部企业聚集,环环相扣、成链发展,形成的先进产能不断给“1”后面添上“0”。那既然来到福建,这个链条上有一位重磅成员一定得去看看。
贵州台记者卓越:这里就是宁德时代总部基地,按照灯塔工厂和零碳工厂设计的,其中最先进的生产线已经落地贵州,自动化率可以达到95%,一秒钟就产出一个电芯。在技术先进性上,宁德时代已经在同类企业中遥遥领先。这块就是宁德时代去年推出的神行超充电池,“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最近又发布了它的加强版,再次突破了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纪录,续航里程可以超过1000公里。这场绿色生产力的深刻变革,贵州也正在积极的参与其中。像这块儿是用于电动重卡的大电池,目前在毕节等地区已经布局好了换电网络,只需要5分钟就能够完成换电。贵州已经形成了磷酸铁锂材料和三元正极材料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条,同时也围绕着市场新的增长点,着力培育电化学储能电池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面向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协作与开放发展,正在为“电动贵州”带来新机遇。
黔南台 福泉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