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宁:200万亩马铃薯落地生根,成致富一方的大产业

综合广播 通讯员 叶启伟 陈武帅 | 2020-03-28 19:27

“栽地膜马铃薯最重要的一道程序,就是破膜,你们把这个沟挖好,盖土的时候,要挖大点,一定要把洞破大一点。”连日来,贵州威宁自治县雪山镇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技术员管绍刚走进银光村马铃薯种植基地,向种植户讲解种植技术。

银光村是雪山镇马铃薯种植大村,2019年种植覆膜马铃薯4000亩,覆盖全村887户3991人,产出1.1万吨早熟马铃薯,让群众增收800余万元。尝到种植甜头的银光村今年准备扩大规模种植早熟马铃薯6000亩。

据了解,雪山镇是威宁马铃薯种植大镇之一,常年种植马铃薯17万亩。其中早熟马铃薯3万亩,覆盖20个村9000户4万人口,产值可达1.2亿元。不仅雪山镇,在威宁广袤的土地上,春耕时节到处是种植马铃薯的繁忙场景。

近年来,威宁在脱贫攻坚战中深入践行“五步工作法”,对照脱贫攻坚“八要素”强弱项补短板,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有效助力脱贫攻坚。

据威宁县马荞办负责人张惠介绍,今年全县规划种植马铃薯200万亩,其中早熟马铃薯15万亩、晚熟马铃薯185万亩,目前已完成种植190余万亩,预计3月底全部完成,品种主要是荷兰15号、威芋5号、青薯9号等几个品种。

威宁正在着力打造南方马铃薯“种都”,据中垦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日裕介绍,该公司在威宁建设一、二、三产的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以生产4亿粒微型薯,其中2亿粒销往省外、2亿粒在本县境内生产原种。2亿粒微型薯可满足4万亩地的种植需求,产出原种10万吨,10万吨的原种第二年可生产180万吨一级种子。

威宁还大力发展“村社一体”的发展模式,以引进的中垦薯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计划在今年年底前,联合组建100余家合作社,带动全县20余万户90余万人种植马铃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马铃薯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此外,威宁还以品牌农业为统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威宁洋芋”品牌培育、塑造、营销推介和宣传保护,“威宁洋芋”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提高,品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今,马铃薯种植已成为威宁脱贫攻坚的主要产业之一,“威宁洋芋”成功入选2017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荣获2018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一百个农产品品牌称号,2019年“威宁洋芋”上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第三批)。

今年,威宁种植的200万亩马铃薯,预计鲜薯总产量达400万吨以上,商品薯产量达220万吨,商品率达55%,总产值可达70亿元。农民从马铃薯产业中可实现人均增收31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马铃薯已从解决温饱的“小土豆”变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