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与妻书:家书虽短,家国情长
瞿秋白写给杨之华的家书
爱爱:
临走的时候,极想你能送我一站,你竟徘徊着。
海风是如此的飘漾,晴明的天日照着我俩的离怀。相思的滋味又上心头,六年以来,这是第几次呢?空阔的天穹和碧落的海光,令人深深的(地)了解那“天涯”的意义。海鸥绕着桅樯,像是依恋不舍,其实双双栖宿的海鸥,有着自由的两翅,还羡慕人间的鞅掌。我俩只是少健康,否则如今正是好时光,像海鸥样的自由,像海天般的空旷,正好准备着我俩的力量,携手上沙场。爱爱,爱爱,我梦里也不能离你的印象。
独伊想起我吗?你一定要将地名留下,我在回来之时,要去看她一趟。下年她要能换一个学校,一定是更好了。
你去那里,尽心的(地)准备着工作,见着娘家的人,多么好的机会。我追着就来,一定是可以同着回来,不像现在这样寂寞。你的病怎样?我只是牵记着。
可惜,这次不能写信,你不能写信。我要你弄一本小书,将你要写的话,写在书上,等我回来看!好不好?
你的情哥
七月十五
这是瞿秋白1929年7月15日写给妻子杨之华的一封信,字里行间流淌着儿女情长、家长里短的细腻情怀,又展现了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崇高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1929年瞿秋白、杨之华和瞿独伊合照
瞿秋白,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瞿秋白参与领导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他主持召开了八七会议,担任过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主席,主持党中央工作,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重要贡献。
瞿秋白赠送杨之华的金别针
1924年11月,瞿秋白和杨之华在上海结为伉俪。此后十年间,他们为中国革命携手并肩,面对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始终相濡以沫,休戚与共。瞿秋白曾刻了一方“秋之白华”印章,还在一枚金别针上刻上“赠我生命的伴侣”7个字送给杨之华。
1935年2月,瞿秋白被国民党逮捕,6月18日他唱着《国际歌》走上刑场,从容就义,为后人树立了一块精神丰碑。瞿秋白牺牲后,杨之华化悲痛为力量,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
家书虽短,家国情长。瞿秋白和杨之华既是夫妻又是革命战友,他们心手相牵,风雨同舟。家书里蕴藏着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点燃着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这将赋予我们年轻一代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