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而行、向阳而生 遵义会议会址消防救援站团支部与大学生“种子们”

会址消防救援站 | 2024-07-30 13:53

“你们好呀,世界灿烂盛大,欢迎回家。”一封回家的邀请函,饱含着会址消防救援站青年指战员对近两年助学激励大学生们的真挚情感。逐光而行,向阳而生。2024年7月26日,会址消防救援站团支部迎来了近两年助学的大学生“归队回家”,并一同参加到“一队一站一课堂一基金”志愿服务活动中。

“种子们”写下的感悟

“种子们”炙热阳光下挺膺担当的青春模样

“种子们”参加消防站红星便民服务站

小杨同志在参与会址卫士消防志愿服务队前往红花岗社区开展敲门入户消防安全宣传活动后,在信上是这么说的:“去跟一些‘陌生人’发消防安全宣传资料,这个体验用光了我的勇气。刚开始我是跟在消防员哥哥身后的小跟屁虫,直到‘体验一下、锻炼一下,加油’,来自他们不停地鼓励和安抚;直到发到一个小卖部的阿姨和叔叔的时候,他们认真的听我讲,并一直说谢谢。在我们走的时候,叔叔还特别热情的让我拿水喝,我就觉得这个活动并不只有完成任务,更是一种变现的帮助他人,提升自己的机会,最主要的还是我觉得那个时候的我超帅的!”活动开展下来,每个人都汗流浃背但每一个人都不惧高温和炙热,因为内心充盈、笑容很甜。这就是挺膺担当的先锋分子甘于奉献、齐聚力量、驰而不息、奋斗不止的青春模样。

“种子们”投身火热实践、笃行不怠的青春模样

“种子们”参加会址卫士消防志愿服务队

7月28日,小刘参加完设置在遵义会议会址景区内的红星便民服务站活动后,一脸自豪地说:“要是不回家看看,我都不知道消防员哥哥们还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要做。为什么会有人看到消防这两个字就会无比信任的请求帮助?今天我算是明白了,大到各类灾害事故救援,小到取钥匙、抓猫狗,只要有问题困难,火焰蓝都在各种“被需要”。在红星便民服务站时候,游客会需要指路向导、会询问遵义会议历史、会需要手机充电、会需要饮用水,会需要防中暑的药品,而这些我们竟然都准备了,我感觉我今天就是百宝箱无所不能!”每当被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群众所需要的时候,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受到夸奖的时候,会址消防救援站的青年指战员们不自觉地嘴角上扬,更坚定不移接着开展服务,十余年来夏送清凉冬送暖,累计提供直接饮用水15000余桶、帮助受伤困难群众3万余人,提供指路向导、寻人寻物、简易医疗等各项服务30万人次,已然成为会址纪念馆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种子们”甘以小我融于大我的青春模样

“种子们”参加消防站四点半课堂活动

大学生“种子们”成为了“四点半课堂”消防版的“课堂志愿者”,化作成一滴雨露、一缕阳光在滋养红领巾内心的“种子”破土发芽、茁壮成长。“在自己参观完之后,有一群小朋友也来到队里,他们有超级多的问题,消防员哥哥也有超级多的耐心,我自己也体验了一把小老师,而且和小朋友说话的语气,真的变得相当温柔诶。”,小美兴奋分享着自己与小学生们的交流经历。

“四点半课堂”消防版让驻地所在学校的青少年在放学、在假期时有一个既可做作业、阅读书籍,又可以培养兴趣爱好,增长知识的场所,同时邀请社会各界朋友充当课堂志愿者开展线上线下兴趣辅导,已成为驻地集课业辅导、免费托管、兴趣培养等为一体的多元消防特色服务平台。在帮助填充驻地群众家庭的“管理真空”的同时,在青少年心中种下消防安全的“种子”,也许就有更多“长大后我也要当消防员”的故事;也许能运用所学的消防知识,避免灾难,成就“不幸中的万幸”。目前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也得到了中国共青团官网、中国青年网、中新网、少年时代报等各级媒体的报道。

“种子们”眼里有光心中有梦的青春模样

“种子计划”——常回家看看座谈会

“感谢遇见,感谢你们的帮助。不啻微茫,造炬成阳。一点点的光亮汇聚起来,如太阳般温暖明亮,照亮我前行的路,来日方长,希望能同你们一起,在自己的领域发光,为世界创造出一份美好!”。在座谈会上,小徐回忆着去年与会址消防微基金相遇画面发出感慨。

“生命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没有永恒的黑夜,只有未到的黎明。我的生命裂缝也是涌进一群偶然的光,毕竟光是温暖的、无私地存在于生活里。最后也希望我能成为一些新生代小草的光吧!”小杨动情的诉说,眼角发了红。

十余年如一日,聚沙成塔。成立于2013年的会址消防微基金累计捐款8万余元,捐物2000余件,资助贫困学生50余人,帮助辖区孤寡老人200余人次。在和煦春风中、在烈日骄阳下、秋风萧瑟里、寒冬腊月时,会址消防微基金仍然在将点滴爱心汇聚成暖阳。

逐光而行,向阳而生。会址消防救援站的青年指战员与大学生“种子们”做了约定,要以热烈赤诚跃入人海,去扎根、去深耕、去经历风雨、去野蛮生长,一同绽放在祖国大地,让你、我、他以及世间环环相扣,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