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工业主导产业,为贵阳县域经济腾飞“投料点火”

贵阳网 | 2024-07-26 12:16
补短板、锻长板、扬优势,近年来,贵阳市多个县市及开发区结合资源基础,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养成”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为核 驱动转型升级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主战场。这里集聚着374家高新技术企业。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落户于此后,发展顺风顺水,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已成为全国电感器生产研发的中坚力量。
走进该公司智能生产车间,在统一的设备驾驶舱信息平台上,800多台自动化电气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生产效率一览无余。从原料到成品,全部工艺过程智能完成。
“每年有50亿只电感器从这里走入市场。”顺络迅达产线副经理李真云特别介绍,该公司引入的AI智能外观机,一分钟能检测1200个电感器,一天能检测80万个,比人工检测快了20倍,有效避免了不良产品的生产和流出,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
抢抓发展机遇 布局新兴产业
市场风口,抓得住才是机遇。近年来,开阳县大力推进基础磷化工向精细化、绿色化和高端化转型,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风口产业,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赢得贵阳市三连冠。

“我们围绕新能源电池材料全产业链,重点延伸发展磷系正极材料及前驱体,初步形成了以安达、中伟为龙头的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开阳县委书记、开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孙昕介绍,近3年来,该县积极抢抓新能源产业风口机遇,大抓首位产业、主导产业,协同推进传统产业、
新兴产业、高新产业,全力引进行业头部企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了全力建设千亿级产业集聚区、打造“中国·储能之都”的发展目标。
短链延伸、断链连通,近年来,贵阳白云区着力打造中航黎阳航空发动机生态圈,构建起了包括发动机整机产品及核心零部件、精密铸锻件等基础件、精密微特电机和高端齿轮等配件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招商引资落地白云区的贵阳长之琳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已成功融入当地航空产业链和生态圈。“我们主要生产钛合金板料,为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做配套。”该公司总工程师姜盛富介绍,在航空产业链中,该公司属于成品零部件供应商,处于产业链的中游,基于白云区完整的航空航天制造产业配套,公司不出园区就能解决供应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