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科技之星|刘应华:柔韧细心,多维并举,节能减碳路上勇前行
柔肩担重任,智勇绘新篇
绘科技蓝图,展巾帼风采
贵州省妇女联合会&贵州广播电视台教育事业部
【嘉宾简介】刘应华,中共党员,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兴义供电局管理线损专责、高级工程师,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三级拔尖专业技术专家,长期从事电力线损、电能计量、购电管理等工作,多次为做好电网降损增效、降损减碳工作建言献策。先后获得贵州省促进新型工业化先进个人、贵州省技术能手、南方电网公司金牌内训师、贵州电网公司劳动模范、贵州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获贵州省电力行协及以上单位授予创新奖项10项,获得发明专利4件、软件著作权1件。
从0到1,踏实肯干抓业务
2017年11月,刘应华服从组织调配,放弃本硕学习的通信专业,开始了管理线损工作。在这里,她从生产到营销、从技能到技术;她从零开始,成为了真正的营销“门外汉”……但是,怀着改善原有工作模式、力求工作成绩卓越的目标,她迅速转换并融入到新岗位、新角色。
来到市场部后,刘应华每天成了办公室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同事开玩笑说:你悠着点儿!而她却有自己的主意:“白天正常上班的时候,公司布置的任务不少,自己零基础,光完成工作任务就够呛,我得每天早上梳理一下当天的工作,晚上查找一下问题,补一下知识空白,不然连写个分析报告都很痛苦!”
她研究任务表单化、表单要点化、要点流程化的方式,使地、县、所三级线损人员对目标任务的认识更加清晰,编制印发的近50份业务指导性资料指导基层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为适应大量新能源与储能接入后的线损,她加班进行准确统计,作为参编南方电网、主编贵州电网公司管理线损统计规则;为给基层找寻线损异常分析处置的方法和工具书,她在南方电网公司各地市供电局中,首家组织编制印发《10千伏及以下线损异常处置典型案例汇编》、管理线损业务指导书等,填补了专业管理无工具书、业务指导书的空白。
经过几年的摸索,刘应华深知规程、制度对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于是,她又积极地参与到南方电网公司级的制度编制工作中。2023年,她先后作为编制专家、评审专家,参与了南方电网6项制度和规范的编制工作,将业务推进过程中基层可能面对的问题带到了南网公司的会议室,为网级业务决策提供了最直观的问题线索,推进了业务管理中的理论研究与真实问题的深度融合。她先后参与了近20次南方电网和贵州电网的制度(规范)编写、技术研究。
1后加0,育人创新助提升
刘应华说,她儿时的梦想,是想站上三尺讲台,成为桃李满园的教师。参加工作后,兼职内训师这一工作又激发了她的理想,因为她想在电力工作中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总结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能够在电力科技工作中发挥力量,就像灯火一样照亮电力发展之路。她作为中国南方电网首批金牌内训师,近三年完成授课146个小时,培训1200余人次,她开发南网公司学习平台课程10门,可在南网网络学习平台供内部近30万员工学习,她还参加内训师星级评审、技术技能专家考评、员工胜任力考评等工作,为企业的育人带人方面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刘应华创新培训方式,以“办竞赛、实帮扶、强集训”的形式开展线损技能竞赛及赛前集训,通过比赛,实实在在开展线损的异常处置,不仅首次举办分析处置线损异常台区47个、追补电量约15万千瓦时、挽回经济损失约13.5万元,还为基层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在贵州电网首次实现培训、竞赛、业务一体化实施,真正实现赛中干、干中学、学中有收益。
刘应华积极参与营销创新、科技项目的研究,主要参与项目获得10个地市级以上奖项。她深度分析专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查找问题解决方法。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职创项目2个、管创项目2个,解决日趋复杂电网结构下线损正确统计性问题,实现线路损耗点的高效锁定。截至目前,她主持创新项目4个,参与创新项目10个,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5篇,申报发明专利8项,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
1度比较,技术改进促降损
自实现低压集抄和智能电表双覆盖以来,原有线损异常后发现的技术规则已不再适应,2019年,贵州电网公司借力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推进配网同期线损管理专项行动,线损管理工作也迎来较大技术变革。刘应华作为兴义供电局在这项工作上的技术负责人,积极参与到该项工作中,开启数字化、智能化的线损管理模式。这一年,她全程参与了系统功能试运行、统计规则调整、系统应用指导、供电所现场核查;这一年,她跑遍了兴义供电局辖区内一半以上的供电所,教一线线损管理人员用系统取数、用系统统计、用系统分析;仅这一年,兴义供电局线损管理上节约电量近3000万千瓦时(3000万度电),挽回损失约1500万元。这一种管理上的创新、技术上的变革,得到贵州省相关行业关门的认可,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报送的项目,获得了贵州电力行业管理创新二等奖。
刘应华坚定技术引领业务发展的思路,重点关注损耗风险点中反映的技术问题。她积极参与营销领域技术改造,从降管理过程中反映营销业务的技术缺陷,提出技术改造需求、配合技改项目过程管控、参与项目验收。近五年来,她参与了36个营销技改类项目,为营销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例如,她以高损耗台区降损为目标,围绕下户线老旧破损、末端低电压等问题,组织相关部门42个台区纳入规划库,一同解决了漏损、安全以及客户用电质量等问题。通过她和整个线损团队的努力,兴义供电局10千伏及以下有损线损率已连续7年下降,降幅2.42%,节约电量近9700万千瓦时(9700万度电),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商请提供2018年度省级人民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落实情况自评报告的函》中,贵州电网平均CO2排放因子为0.4275kgCO2/kWh,相当于减少碳排放量41467吨,为节能降耗、双碳目标实现做出了巨大贡献。2023年,被贵州省委、省政府评为“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先进个人”。
柔韧细心,巾帼何须让须眉
经常有家人或朋友问刘应华,作为一名全日制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跑到企业的基层工作,从事最基础的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技术人员后悔吗?刘应华表示,才毕业的时候,她也有些许的怀疑,怀疑自己是否选错了路,但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变化,她从怀疑到自信、从自信到满足、从满足到幸福,这种幸福来自于挽回1度电时,看到少烧了一块煤、少砍了一颗树丫时,这种幸福是来自于基层反映查损过程中为老百姓解决家里漏电的问题时……
作为一名基层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刘应华全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外出差,或乡镇、或县城、或省城、或广深,加上爱人也是长期的出差,作为一个母亲,她自觉对一双儿子是有愧的,作为一个女儿和媳妇,她对双方父母是内疚的。但是,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她只能平时做好时间统筹,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尽可能在孩子们周末出校时好好陪伴,在父母公婆需要时能够兼顾。
怎样才算有功于社会、无愧与自己?刘应华说:是挽回“1度电”时的开心,是分析线损异常原因时的细心,是钻研业务延伸指导时的用心;也是深夜里的伏案、乡村路上的颠簸、课堂上的挥洒;是对专业管理的总结、对创新工作的思考、对新技术的憧憬……降损减碳发展的路上,我只是其中的一份子,我参与的也很有限,但是努力无限。我坚信:积跬步,终将至千里!
《科技创新·巾帼风采》
由贵州省妇女联合会特约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