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咬文嚼字|"随便走走"为何叫"散步"
所谓"散步",就是随便走走,有时也说成"散散步"。
从运动的角度说,散步是最简单经济又最安全易行的运动方式,可以锻炼身体,随时随地都可进行。而从调节紧张的生活节奏角度说,散步也可视为一种休息方式。所以现代辞书说,散步是一种"休息或锻炼身体的方式"。但这"随便走走"为何要叫"散步"?"散"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散步"最初叫"行散","散"是"散发"的意思,指一种借行走来散发药性的行为,与"五石散"有关。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何晏"喜欢吃药,是吃药的祖师",原因是"他身子不好,因此不能不服药",而他吃的就是这个"五石散"。鲁迅说,"'五石散'是一种毒药,是何晏吃开头的。汉时,大家还不敢吃,何晏或者将药方略加改变,便吃开头了。"但"吃了之后不能休息,非走路不可",因为药效需要"散发",只有走路才能散发,所以走路就叫"行散"。六朝人诗"至城东行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世说新语·德行》中也有殷觊"行散"的类似记载。
所以,"行散"原是魏晋名士服散之后为使药效散发的步行,并非单纯散步式的步行。这种行散风气,一直延续到隋唐。但唐以后就没人吃了,因为人们感到服散并不能延年益寿,相反,药性如果不能及时散发,还会中毒,或染成痼疾,甚至危及生命。但由此形成的"行散"习惯,却并未因此消失,被后人延续了下来,如唐代诗人韦应物《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诗所说:"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这"散步"就已经衍变为随便走走的意思了。
因此,"散步"就其源头说,是源自魏晋名士"服散"之后的"行散"。如今所说的"散步",已经与"行散"毫无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