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2024年贵州十件经济大事

贵州卫视《影响力》 | 2025-01-11 14:46

刚刚过去的2024年, 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一年,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省经济在顶压前行、负重前行中回升向好,质量结构效益持续提升,发展动力不断迸发,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自2006年起,每到岁末年初,贵州省经济学学会都会组织专家团齐聚一堂,围绕全省经济发展的热点重点,通过全局性、标志性等方面的考量,对贵州一年来经济发展的新成绩、新亮点展开讨论,最终评选出十件对贵州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魏明禄 贵州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博士、副教授:“经济学学会每年评选一次贵州省发生的经济大事,已经连续18年了,这是对我们每年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重大事件进行总结,可以更好地宣传我们的工作,也可以鼓舞我们全省人民的士气,把来年工作做得更好。”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2024年贵州十件经济大事”

第一件:
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增速有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蔡伟 贵州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2024年以来,全省上下全力抢抓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地落实,持续推动存量政策发力显效,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前三季度全省经济总量完成1.6万亿,同比增长5.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件:
预计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以上、占全省税收比重达48%以上,投资占比达32%以上、为近十年最高水平。

蔡伟 贵州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今年以来,全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工业成为了全省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前三季度,作为全省工业增重要支撑的六大产业基地增加值同比增长9.8%,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了87.7,为我们的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第三件:
“富矿精开”深入推进,贵州有史以来单个工业项目投资最大、总投资730亿元的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启动,铝土矿找矿取得近30年来的重大突破。

魏明禄 贵州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博士、副教授:“‘富矿精开’是我们省委省政府在狠抓工业化过程当中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富矿是我们的省情,但是如何精开呢,包括(如何)配矿找矿用矿。这一条对贵州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学会把它评为十件经济大事之三。

其中,毕节的磷煤化工投资730多亿,成为贵州有史以来单体工业投资项目最大的项目,这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将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这个项目其实还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这个项目的启动,就是如何把我们的资源利用好,用出最好的经济效益。”

第四件:
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算力产业规模突破百亿、智算占比超过90%,已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刘旭友 贵州省委党校贵州发展研究院院长,省经济学学会副会长 教授:“华为、腾讯、三大运营商都把这个数据存储中心放在贵州,特别是华为,准备把贵阳的华为数据存储中心,建成全世界最大的一个数据存储中心,大概是300万台左右。贵州成为了我们全国数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这一个地区之一,还建成了全国首条400G的智算通道。这个其实是新基建,对我们贵州很多产业的发展,比如说软件产业、计算机产业拉动都是很大的。”

第五件:
“黄小西吃晚饭”和“红飘带”等重点景区景点影响力大幅提升,贵州被誉为2024年度暑期旅游“最受欢迎的省份”。

廖军华 贵州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院长,贵州省经济学学会副会长、教授:“2024年以来,贵州着力打造‘黄小西吃晚饭’,以及‘红飘带’等旅游拳头产品,不断创新文体旅新玩法,以及地标性消费场景,持续扩大优惠政策,全省旅游市场加速升温,有力带动相关行业较快增长。贵州被誉为2024年暑期旅游最受欢迎的省份,展望2025年,贵州旅游将更上一层楼,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第六件:
粮食总产量实现“五连增”,单产增幅排名西南第一。

陈绍宥 贵州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我们贵州作为全国的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近年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加强农业科技的应用,现在贵州的粮食总产量已经实现了‘五连增’,现在已经达到了单产275.7公斤每亩,每亩增加了6.6公斤,这是贵州今年粮食生产取得的可喜的成绩,(单产增幅)名列西南地区的第一。”

第七件: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创下历史新高、突破2200万人次,贵阳轨道交通S1线开通营运。

陈绍宥 贵州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一个机场,它的吞吐量是衡量一个区域旅游业发展,还有经济开放程度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贵州现在正在举全省之力打造山地旅游省和内陆开放型城市。龙洞堡机场的吞吐量,对示范区的建设是一个具重要意义的衡量指标,体现了贵州对外经济的开放程度,这个指标的能够衡量贵州在这两方面取得的成绩。

S1线现在是贵州的轨道交通的第四条轨道交通。S1线的开通意味着贵阳贵安一体化发展,迈出了重要的步伐,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方便了所有的区域一体化经济社会的交流,所以说它的开通,对于贵阳贵安经济一体化发展,它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第八件:
组建省纺织、外经贸、农发、交投等集团,加快物流、能矿等领域国资国企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

刘旭友 贵州省委党校贵州发展研究院院长,贵州省经济学学会副会长、教授:“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有企业、国企国资改革的重大战略目标,提出要把我们的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做大,同时也要求国有企业有面向‘三个集中’,我们省里面组建的这些集团,是契合了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的。这些集团的成立,应该说都是和我们省里面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的,是发挥了贵州的比较优势的。这些集团的成立,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会提升我们省里面工业化整体的实力和水平,会成为我们贵州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九件:
贵州航空产业城加快建设,航天智能制造基础件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张瑜 贵州省经济学学会副秘书长,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是我省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的有力支撑。智能制造技术产业集群项目培育形成黎阳航空发动机产业生态圈,现在贵州有10户企业进入大飞机供应链体系,对推动发展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第十件:
“两新”政策有序推进,高技术产业投资和家电重点品类销量均实现较快增长。

刘旭友 贵州省委党校贵州发展研究院院长,贵州省经济学学会副会长、教授:“固定资产的更新,一方面它会拉动整个产业链的生产,另外一个方面,新技术应用到新设备里面去以后,它在很大程度上会提高生产力水平,特别是新质生产力的运用,它会使我们的生产力水平上到一个新的高度。

另外一个是关于刺激消费的问题,国家出台这个政策,实际上也就是给了老百姓一个信心,给老百姓补贴,要鼓励你用最新的东西、最好的效率,这也是一个扩大消费的一个重大的举措,对于经济增长、经济总量的做大,都是很好的一个举措。”

十件经济大事,件件彰显着发展的底气和信心,桩桩见证着发展的决心与潜力。新征程,202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贵州将继续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把提质增量的发展步伐走得更加坚实,以苦干实干的姿态迈向新征程,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