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故事丨“长江之恋·贵州篇”直播背后的故事

立心传播 大宁 东方 吴唐 | 2019-07-18 10:37

《长江之恋》——长江流域十二省市联合大直播于630日开启。这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次十二家省级电视台围绕重大主题、联合策划并共同完成的大型电视新闻直播节目。

由贵州广播电视台负责的贵州篇直播时长为26分钟,在贵瓮高速清水河大桥、黔西化屋村、贵安新区腾讯七星数据中心、遵义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和乌江构皮滩布置直播点,以其精彩的画面、独特的视角获得业界一致好评。

节目播出后,有人问编导刘大宁,做这个节目你最沮丧、最紧张、最纠结、最激动的是啥?也有退休的大姐问主持人苏东方,那可是垂直高度540米的清水河大桥嘞,你在上面做直播,恐高不?腿软不软?真嘞不害怕?出镜记者吴唐则用做一次特殊的新闻联播’”给了一个完美的诠释。

《以贵州精神致敬贵州精神》
刘大宁

这次清水河大桥的直播,我是编导和导播,参与了这次直播从踩点开始的全过程。在这次直播中,对我而言,有四个可以称之为“最”的时刻,想与大家分享。

最沮丧时刻

↓↓↓

最沮丧时刻是6月24日的晚上,当天我们进行了第一次演练。

尽管对困难也有充分的准备,但现场还是出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麻烦:因为制式问题航拍机画面接不进卫星车;通讯系统非常不稳定;最要命的是出镜记者苏东方头天下午还在输液,上桥塔以后身体反应非常大,状态很差。我们上午十点半到大桥,一天下来才勉强录了两遍。我的心情可以说是落到了谷底。

我冥思苦想了一晚上的解决方案,准备第二天逐一落实。

可当我第二天上午到单位时,出乎我意料的是,大家都自觉行动起来了:编辑范洋把航拍加入到切换画面里,剪出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版本;

我们的航拍摄像孙楚涵在外录科的帮助下把航拍信号接进了卫星车;

而苏东方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哥,27号我绝不会掉链子!看到他们,我的沮丧感消失了,充满了信心,有这帮兄弟在,我心里有底!

最紧张时刻

↓↓↓

对我来说,在现场最紧张的时刻有两个。

一个是30号正式直播的那个5分25秒。

还有就是27号那天,我们的导播韩羽和技术郑伟在桥塔上不慎受伤,虽然伤不算严重,但我的心悬起来了。

当时我很想上去看他们一眼,但是去不了,因为太远,从卫星车到塔顶的直线距离大概是2公里,如果开车过去是16公里,需要40分钟。

每天中午我们到贵瓮高速的食堂拿饭,来回就要两个小时。我参加过的直播接近百场,但这次条件的艰苦前所未见,不过我们19人的团队,没有人抱怨,大家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直播上。

最纠结时刻

↓↓↓

清水河大桥直播最好看的是什么?我想大家的答案应该是一致的:航拍。而我最纠结的时刻也和航拍有关。

这次直播,我们安排了两个实时航拍镜头,这本身就有很大风险。29号,我们和上海台进行第二次试连线,上海台非常满意,可是我们发现第一个实时航拍镜头,就是开篇从塔顶拉出来的那个画面,又出现了卡顿。

问题原因是航拍摄像的位置在卫星车边上,到塔顶距离过远,造成信号时好时坏。解决的办法是把航拍摄像送上塔顶,但这样一来塔上的导播压力陡增,原先切两个机位,现在变成了三个,这意味着我们的直播方案要有大调整,第二天就要正式直播了,做这样的冒险值得吗?我很纠结,但我想做到完美。

经过讨论,大家意见一致:还是要改机位!同时,传送部门又迅速在塔顶增加了一台定向微波作为备份,解除了后顾之忧。不将就,不凑合,追求最佳效果,我想这应该是直播最后取得圆满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最激动时刻

↓↓↓

这次直播我最激动的是什么时刻?不是直播结束的那一刹那,而是临近结束时,东方说到的一句出镜词:“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也折射出了勇攀高峰的新时代贵州精神。”

这句话让我心潮澎湃。什么是贵州精神?“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习近平总书记定义的十六字。

为了攀下这座540米的直播“高峰”,我们投入了无数心血,克服了无数困难,光航拍素材就拍了1个半小时,文稿改了9遍,桥塔爬了10遍,演练进行了11遍,成功完成了贵州电视直播史上的这次壮举,这体现的难道不是贵州精神吗?

如果说清水河大桥是贵州精神的一个象征,一个图腾,那我们就是在以我们的直播,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向贵州精神致敬,向长江致敬!


《贵州桥上的大动静》

苏东方

我在这次《长江之恋》直播当中负责的是第一站清水河大桥的直播连线。

首先先给大家分享个小故事。做完我们这场直播回来的第二天,我去理发室吹头发,刚刚进去,一位正在烫头的我并不认识的我台退休的阿姨,突然说了一句,你爬那个桥不害怕吗?看得我腿抖。你们太厉害了,我们贵州台真嘞特别好,特别优秀。

我的普通话诠释不了贵阳话的那个精髓,大家可以脑补一下。类似这样的小故事它还发生在餐厅,还发生在电梯间,就连守着我做直播的6楼的技术老师,尽管看了直播,还是会忍不住不停地问我。

的确,在540米高的清水河大桥上做直播应该可以说是给《长江之恋》的贵州篇开了一个好头,这个视频的单条播放量在动静上十天累计的数据是40.1万。

直播当天和我对接的上海台的导播给我发来微信,她说我们是上游之星,贵州这段收视率都拉高了。东方卫视领导也发来的信息:贵州台做的可棒了!特别是大桥顶端的主持人,彻底震撼了我们。

在上周国家广电总局召开的长江之恋的总结会上,我们也听到了大家对于贵州篇的认可和表扬。

我想,清水河这一站的直播之所以能够被大家记住,归根结底应该是创新本身带给大家的最直观的感受。我再次坚信,创新是一定能够创造好作品的。

在这次直播当中除了在新闻画面和直播机位上的创新之外,直播内容上也与以往我们做的电视新闻直播不太一样。

给大家说一个创新方面的小细节。

在这场直播的当中大家可能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开场的那句“东方嗨”,也就是直播一开始,我转身面向航拍同向观众问候的画面。其实最开始我们策划和设定开场的时候是没有这样的一声“嗨”的打招呼的方式,这种方式我自己本身也有一些纠结,嗨好了,是一个亮点,嗨不好其实是整篇的累赘。

因为在直播现场,记者的过度展现、或者说副语言的过度表达,其实是会让受众反感甚至厌恶的。但第一次进行演练的时候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下,演练之后觉得这个“嗨”还是符合这样的一个场景,于是最终决定使用这样一个小技巧。

这些年我们一直都在提的就是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贵州故事。从我入台没多久接触电视新闻的那一刻起,我部门的领导曾经给我说过这么一段话:电视新闻其实就是讲故事,像一个刚刚放学回家的孩子给自己的妈妈讲述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一样的状态讲故事。

所以我们如果用直播文稿来看清水河大桥的直播,你会发现我们讲述的就是在新时代里的贵州桥里带给贵州的惊艳故事,我们只是把这样一个富有画面的故事很真诚地告诉电视观众。

讲故事或者说电视新闻直播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常规语言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复杂的事情变简单;理性的变感性;印象不深的变印象深刻。

基于以上其实也就有了类似“桥的晃动=贵州桥的有节奏的呼吸”和贵州大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站在桥上满眼的绿色=加长版的眼保健操” 也就有了贵州的正确打开方式等等。

在创新的背后,我们还有不服输的劲头。当我们知道要和12省市的媒体同行一起呈现和讲述长江故事的那一刻起,整个团队定的标准就是“不能输”。

同事王玉刚,也是我单机位的摄像,从我们演练开始那一瞬间,为了保持画面的稳定,他是不能够动的。光是把腿放在外面以求画面的稳定,一次就要保持大概十分钟。团队里象这样的同事太多了,所以也正是这种不服输的劲头,成了我们创新最好的源动力,也是能够创造优秀作品的必然。

整理这篇分享稿的时候,我的微信对话框弹出了当天央视夜读的文章,是茅盾在1930年写给青年人的一封信,信中有这样几句:你是一个青年人,应该有一点‘泼皮’精神。什么都不怕一试,试的不对,不怕丢开再来。在这追求又追求,搏战又搏战中,有着你最宝贵的生命力之表现。我觉得我们融媒体中心具备这样的精神,所以让我们共同期待着我们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好的电视新闻作品。


《做一次特殊的“新闻联播”》

吴唐

“长江之恋·贵州篇”直播,首先就要找好地点。就像请客吃饭定好哪家饭店一样,决定了直播内容基本的维度、可能的精彩度。所以我们首先就要找“唯一性”。

清水河大桥,高度上的“唯一性”,一开播就震撼全场,而且由此带出的贵州作为世界桥梁博物馆的名号;

化屋村,贵州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占全国六分之一,作为典型代表,它也有唯一性;

贵安数据中心,腾讯全球最大、安全级别最高的数据中心,全球独一份;

赤水河,长江唯一没有截流的自然流淌的主要支流,一整条河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构皮滩升船机,全球提升能力最强的升船机,甚至超过了三峡工程。

一个点上的唯一性,让我们一上来就能拿出最亮点,节目呈现从根本上就有了底气。

主题先行 内容“干货多”

↓↓↓

这次直播的大主题是长江“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在这个大主题之下,我们贵州如何展现?

那就是贵州的大扶贫、大生态、大数据三大战略行动。同时,通过前期数轮会议和电话采访,我们的记者去到直播点之前,就明确了自己这个点在大主题下是做什么样的小主题,可以说任务明确。

到达现场后,再进行丰富和二次排布。所以我们每位记者的出镜,除了一开始和最后一两句程序性的问候和交接语言,其他都是干货,没有什么水分或者过渡性的废话。

有“道具思维” 让形式更灵活好看

↓↓↓

在拍摄时,我们还特别注重道具的使用。比如苏畅在大数据中心手里握的猕猴桃、赤水河边记者骑车等等,这些是比较普通的道具。

这些东西的出现,具有很好的代入感,拉近跟观众的距离,也可以改变直播中刻板的“新闻脸”的印象。

除此之外,还有更强大的道具,那就是我们清水河大桥和构皮滩升船机。

从一开始,我们就把这两个超级工程看做是直播内容中的超级道具,在镜头设计、语言组织、段落铺排上甚至是设备的配置等等,围绕物体本身的特点做文章,通过航拍、远近景切换,用大桥顶端配合变焦镜头的特殊问候、在构皮滩记者坐小轿车以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的方式进入等,大大提升了内容的丰满程度和精彩指数。

融合联动 “力大无穷”

↓↓↓

在台领导和中心领导的科学统筹下,这次直播汇集了我们台多个部门的精英力量,同时,还得到了相关的地州市以及县融媒体中心的全力支持。

无论是制播团队、后勤保障、分发渠道,都相互贯通,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贵州省的融媒体行动,它既证明了我们台长时间以来涉及台内、台外的媒体融合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同时也对今后我们重大项目的开展,探索了一条有效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