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苏奇灯笼画:年节里的传统民俗工艺

安阳县融媒体中心 | 2021-01-19 13:36

民俗文化展会上,奶奶正在为小孙女挑选苏奇灯笼。毕世兴 摄

苏奇灯笼画是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永和镇苏奇村苏家祖传的传统民俗工艺品,起源于中国古老的民俗活动——元宵灯会。元宵灯会是孩童挑灯笼嬉戏的时刻,过去有舅舅在正月十五前给外甥送灯笼的风俗,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就出自这一风俗,因此,画着彩画的灯笼应运而生。

安阳市地处河南省的北部,位于晋、冀、鲁、豫的接壤处,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这一地区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风俗和丰富多彩的汉族民俗文化,寄托着安阳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当地民间艺人就地取材,用高粱秆儿扎制成约六七寸高,四寸宽,四面或六面形体的骨架,然后再糊上事先印好的彩画,灯的四周以彩线装饰,中间插上蜡烛,点亮之后,烛光映衬着上面的图画,煞是好看。

糊好的苏奇灯笼李晓舟 摄

安阳苏奇灯笼画,内容以表现戏曲人物、民间传说为主,如今还可以见到的题材有30多个,如“古城会”“桃园三结义”“三打白骨精”“华容道”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灯笼画中陆续出现了反映现代题材的戏曲故事,如“沙家浜”“白毛女”“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朝阳沟”“游乡”等。灯笼上的彩画和戏曲故事,成了大人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教材。老年人兴致勃勃地讲解戏曲故事的内容,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忠与奸,善与恶,美与丑,是非清楚,爱憎分明。安阳苏奇灯笼画成为年节中少年儿童聚会玩耍不可缺少的玩具。

2006年,安阳县发现这一民间工艺,并予以抢救保护。安阳县十分重视对苏奇灯笼画的抢救保护,积极为传承人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命名工作。2007年,该项目传承人苏海亮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命名。2009年,苏奇灯笼画被中国民协收入《中国木版年画集成》。